点击页面顶部☊收听本文语音版
近日,江西农业大学猪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利用冷冻保存的白系五指山猪耳组织样品,通过细胞解离复活技术,结合核移植克隆技术,获得首批体细胞克隆猪16头(公猪11头、母猪5头),标志着受非洲猪瘟毁灭性影响的白色五指山猪开始得到群体性重现。
五指山猪是我国特有小型猪种,原产于海南省五指山地区,特色明显,用途广泛。上世纪60年代,五指山猪存栏有10万头,而后逐渐减少,1982年五指山猪种猪仅存600头,1989年濒临灭绝,仅在偏远闭塞村寨有少量存栏。海南一直在致力于五指山猪种质资源保存,1998年,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建立五指山猪资源保种场,2005年,五指山猪群体一度恢复到1 179头,2008年入选国家级五指山猪保种场。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黄正恩介绍,五指山猪有乌云盖雪、纯黑和白色3种不同毛色品系,其中白色系由于猪只个体微小,白毛白皮,耳朵及体表可以清晰看到血管,是模式猪、异种器官移植供体、猪源生物材料开发的独特实验动物材料。然而,受席卷全国非洲猪瘟冲击,五指山猪未能幸免,白色系濒临灭绝。
五指山猪特别是白色五指山猪作为潜在的医学模型及器官移植供体,具有极为重大的种质资源价值。猪与人类在解剖学尺寸和结构、生理学、免疫学以及基因组等方面高度相似,是研究人类发育过程、先天性疾病和病原体反应机制的生物医学模型,在异种器官供体和疫苗及药物设计方面潜力巨大。
此前,海南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农业科学院一起协同部署,邀请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主任黄路生院士在海南专门设立院士工作站,探索通过新技术实现白色五指山猪群体性恢复。
2021年2月,三亚市政府牵头,江西农业大学猪遗传改良与养殖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签署共建全球小型猪猪种质资源库协议,系统开展猪种质资源保护、生猪育种、小型猪实验动物化和异种器官移植研发工作。近日,专家组利用冷冻保存的白系五指山猪耳组织样品,通过细胞解离复活技术,结合核移植克隆技术,获得首批体细胞克隆猪16头。
直接参与本项工作有关专家介绍,下一步专家组将在省、院统一部署下,对白色五指山猪全部家系逐一恢复,争取实现从“0”到“100”。
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动物体细胞克隆专家魏红江教授说,这项工作的难点在于从冷冻5年多的耳组织样品中获得高质量的活细胞,由于当时样品冷冻条件限制,且保存的样品又极为有限,许多样品要经过不断探索,细致优化方案,才能获得高质量活细胞。同时群体性恢复也会碰到一些克隆及移植的细节技术难题。黄院士团队在获取高质量活细胞后,派出专门人员与我们一起共同完成了这一批的任务。
据悉,本次成功恢复白色系五指山猪,是海南省引才引智创新的重大突破。将进一步实现全家系复原白色五指山猪群体,推进以五指山医用猪开发为重点的“一猪两用”新质生产力形成。
(文章来源:饲料行业信息网)
1.凡是注明文章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文章中阐述的观点及立场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及立场。如涉凯发官网多少的版权,请联系删除。
2.本网价格、行情、数据等信息来源于网友自主报价或者网络,仅做交流参考,不可作为投资等依据。本网不对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